强基固本 提质增效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再上新台阶
----武陵区社区治理浅谈
作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,武陵区通过补短板、固底板、优长板、树样板,努力探索具有武陵特色、时代特征、基层特点的社会治理模式。
一、补短板,构建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
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、力量所在,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近年来,武陵区通过优化社会治理组织体系,不断提升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。全区已建成区、乡街、社区“三级”治理指挥中心。区级层面负责统筹协调,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“双组长”,成立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,建立平安建设协调机制,有效整合资源力量,形成责任共负、任务共担、机制共建、平安共创的工作体系,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。乡街层面负责组织实施,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,提高协同高效的组织实施能力,完善街道综治中心建设,压实各方责任、聚焦解决问题、推动任务落实。村(社区)层面负责有序运转,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职责规范,全面理清职责边界,加快基层网格融合步伐,推动网格员队伍规范化管理,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“底座”。
二、固底板,创新风险防范的治本之策
安全是发展的前提,发展是安全的保障,防范和化解风险,就要以过硬的能力和高强的本领夯实底板、固牢底板。主动创稳,汇聚社情民意“晴雨表”,摸准摸清群众关注点,扎实搞好大调研、大摸排、大访谈、大化解四大行动,加大矛盾纠纷隐患的排查力度,及时消除苗头隐患。源头维稳,拧紧社会稳定“安全阀”,抓准抓牢防范基本点,落实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和舆情风险双评估制度,实现稳评工作规范化、评估领域多元化、评估参与社会化。调解促稳,打造纠纷调处“终点站”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深入开展“最多访一次”、信访“三无”乡镇、街道和“无讼村(社区)”创建活动,确保居民对矛盾纠纷调处的态度、过程、结果“三满意”。
三、优长板,提升公共安全的防控能力
“互联网+网格化”的深度融合,突显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高效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水平,也是武陵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“智治”与“善治”的优势所在。按照“依地划格、依格定责、权责一致”的原则全面提升网格长板,全区由原来550个网格科学划分为573个网格;配备网格长567名,均由乡(街)骨干、村(社区)专职工作者担任;网格员由原来450名专职网格员增加到2109名网格力量(含民辅警、楼栋长、党员志愿者),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,小事一格解决。创建“智防”特色,推动雪亮工程建设提档升级,运用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提高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能力,构建起全域覆盖、智能感知、动态预警的防控体系。勇当“心防”标杆,健全区、乡街、村(社区)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、危机干预机制,激发社会正能量,消解社会负能量。趟出“共防”新路,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组织体系,探索建立市场化纠纷解决机制;完善对社区服刑人员、刑满释放人员关怀帮扶和管理救助体系,落实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、以奖代补、救治救助等政策,确保各行各业、各个领域安全监管到边到底。
四、树样板,打造全省一流的工作亮点
强力推进“一街一特色,一社区一亮点”创建,支持具备优势、条件成熟的乡街(村)社区,先行先试,率行突破。建设好一个中心,高标准建设区级社会综合治理中心,按照“综治中心+”的模式,打造集治安防控、矛盾化解、平安创建、维护稳定、网格管理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指挥平台。开展好一项活动,丰富议事协商活动,广泛听民意、解民忧、纾民怨,倡导本地的事就在本地解决,做到“门要全开、单要全收、事要全解”。打造好一支队伍,提高基层队伍专业能力,鼓励社区专职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。截止到2023年初,全区共103个社区1097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初级114人,中级49人。推进好一场攻势,紧扣“城市更安全、社会更安定、人民更安宁”的目标,持续推进具有武陵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