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德地名故事:“竹根潭”
誉为常德城巿金腰带的穿紫河水系,曾经有个水汊交汇的大水潭。它形似竹子的根部,因而取名竹根潭。它位于常德火车站西侧约1公里,如今称为武陵区南坪岗乡竹根潭村。
昔日竹根潭
郊外的水乡墟市
《新唐书?地理四》载:唐开元年间,朗州(常德)刺史李进修北塔堰,经竹根潭后再“分入城濠(护城河)及故永泰渠……溉田四千余顷” 。清朝同治元年的《武陵县志》记载:“七里涧(即七里桥)在县北有数源……二、南经黄土山,东经剑桥,折北经竹根潭,折东至穿紫桥,数水既合。”由此可见,竹根潭是穿紫河水系中一处水汊纵横交错的聚集地。是“荷香四溢,颇饶佳致” 的梦里水乡。古人因而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水府庵,供奉分管穿紫河水系的水神,祈求保佑平安。在清朝和民国时期,竹根潭是连接常德城区与后河(沅江北岸)农村的交通枢纽。它的水路与白马湖、船码头、乌龙港、方家桥马池子(下骡马甸)、戴家堤、善桥、夹舟子、周口等水上渡口相衔接。陆路是灌溪寺、长岭岗、石板滩一带农民进入城区的必由之路。也是通往湘西、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以远的马帮古道。民国7年(1918),冯玉祥将军率部驻守常徳时,主持修建了一条路宽4米的常津大道。道路由小西门(铜锣湾商业广场)经长胜桥、竹根潭、栗木桥、茅里岗、石板滩、湖海坪、弯刀铺入安福县(临澧县)至津市。竹根潭成为常德北面水、陆交通的咽喉地之一。
宋代范成大有《豫章南浦亭泼舟》一诗赞曰墟市的喧哗:“趁墟犹市井,收潦再耕桑。”当年的竹根潭,每天过往的行人络绎不绝,自然地形成了常德郊北的一个重要墟市。
竹根潭安置小区
清早赶场“哟!哟!”
常德人俗称墟市为“场”。 称赶墟为“赶场”。 在那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,“场”是农民兄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交换物品、交际亲友和民间娱乐的活动场所
当年,竹根潭是“逢三、六、九的场”,即每月开市九次。早上天刚蒙蒙亮,“三岗、九溶、十八港(即穿紫河水系)”的农夫、村姑、爷爷、奶奶、孩子和“孩子他妈”们,早就坐在平日采莲用的船上划了过来。竹根潭很快泊满了大大小小的船。那些搭载小猪猪、小狗狗或大米、柴火的鸡公车(独轮车),被汗流浃背、憨厚朴实的汉子推得车轮“姑喀喀,姨喀喀!” 地叫。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倌子、老姨妈带着小孙子,提着鸡、鸭、鹅或一篓篓鸡蛋臂挑背扛赶来逛场。虽说是路途较远,还要爬坡过挢,但赶场的人个个乐意接受这样的“苦”, 他们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,
赶场好像过节似的。人人喜气洋洋,个个兴高采烈。他(她)们之中,那些本来就出脱得水灵灵的少女,最让小伙子眼球直直地盯盯着看。她们穿着过年时才穿的衣服,优雅地划着采莲船,显得格外的靓丽迷人。她们的到来让小伙子们魂不附体,渴望有风流才子唐伯虎三笑姻缘点秋香那样的艳遇,不由得对她们的美貌和风韵连声赞叹,情不自禁地高喊:“哟!哟!”难怪居住在竹根潭的老人们都说:《采莲船》民间歌舞是有感于竹根潭赶场时的气氛创造出来的。现有“采莲船呀,哟!哟!划过来呀,呀河哟!中间坐的是,呀外子喲!乖妹儿呀,呀河哟!”歌词为证。
热闹非凡的“场”
前来赶场的乡民络绎不绝,场面十分火爆。场上的人群熙熙攘攘,攒动的人头把整个市场堵得水泄不通。各类农副产品、日常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应有尽有。这里有竹编的箩筐、斗笠;锅铲、农器具;有布料、绒线、枕头、朩屐、油鞋、草鞋;有香蜡、爆竹、冥钱;有辣椒、萝卜,白菜、芹菜、黄瓜、魚虾、家禽、蛋类、蜂蜜;还有叫卖茶卤蛋和桐子叶粑耙的小贩……这些人员、物质塞满了墟场。谈话声、吆喝声、讨价还价声、还有动物的嗷叫声,连成了一片。
只见那:“咚咚锵!咚咚锵!”,放映“西洋镜”的锣鼔声吸引了一群人坐在长板凳上,他们围着一个大木箱子从几个小洞洞聚精会神地往里面看,观赏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崭新世界。放“西洋镜”的汉子穿着长袍马褂,带着瓜皮帽,摇头晃脑、敲打着锣鼓,一边放,一边绘声绘色地说唱:“啰啰啰!快瞧瞧!到了上海南京路!”。让乡下人大开了眼界。
猪、牛、羊、水车、风车、犁、桌椅、板凳等所卖之物,全都插上了用草茎挽个圆圈圏做成的“草标”陈列于市。卖狗的将草标插在狗头上,牵着狗儿沿街转悠,寻找买主。
从城里挑来的鑲金牙担子,最受男人们青睐宠爱。徜若镶上几颗黄金门牙,与别人说话时黄澄澄的大金牙就会露出来,说出的话显得特别有底气。镶了大金牙的男人可与戴金戒子、金耳环的女人们一比高下,看谁最酷。
大宗的稻谷、大米、棉花、咸干魚、食用油、药材和猪、牛、羊、马也在这里扎堆交易,它们却要有“经纪人”从中“撮合”才能放心成交。
江湖游医有的打着赤膊,用大刀拍打着胸部叫卖狗皮膏药。有的摆着地摊,放置各种中草药,口若悬河地吹嘘:“包治百病,妙手回春!”
看相算命的先生留着山羊胡须,摇着折纸扇,见什么人,说什么话,胡编瞎说。
水府庵门庭若市,香烟缭绕,鞭炮声声。善男信女顶礼膜拜,祈祷:“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魚儿满舱”。
这就是当年竹根潭墟市火爆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。
赶场归来“哥儿呀依!”
其它的墟市过了午后就冷冷清清。然而竹根潭的墟市下午仍熙熙攘攘,人来人往,十分热闹。只不过市面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:
墟市的喧嚣由高分贝逐渐“无级调速” 到低分贝。逛墟市的人,远的早点回去,近的再多呆一会。
茶馆、饭铺里聚集的三五好友,虽然碟内已无菜,壶内已无酒,仍谈笑风生,舍不得散席。
剃头铺里走出来的男人,似乎个个变得神采奕奕,精神焕发。
一些精明的人,有意思地转悠一整天。看准了的东西不急于“下手”,就等到墟尾时捡些便宜货,那怕是回去迟一点,打着灯笼回去也值!
日落黄昏时,竹根潭风情依然,流水悠悠。在那停泊的大小船只上,船家们忙得不亦乐乎。他们用各自的声调唱着接客的号子:“到某某渡(渡口码头)去的,上船啰!”。
那些推着鸡公车赶远路的人,早就备好了小马灯。夜幕降临时,将马灯点燃悬挂在车头上,车儿“姑喀喀!姨喀喀!” 地叫声不停,一路顺风又顺耳。当想起很快就会见到家里的俏媳妇时,不由得哼起“哥儿呀依,妹儿呀依哟!”小调,终于,车儿被推进自家的堂屋里。当卸下称心如意的物品时,全家人都皆大欢喜。 难怪如今竹根潭的老人们都有板有眼地说:常德民间舞蹈《车儿灯》,是有感于竹根潭赶场后的实景创造的。其歌词是:“哥儿呀依,妹儿呀依哟,让我的车车推进门来,呀河依河哟…… ” 因而,这种娱乐真的会在人家的堂屋里去表演。
竹根潭村
从憧憬到实景
常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竹根潭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依然是个热闹的墟市。当时的墟市有许多茶馆、饭铺、杂货店、剃头铺、裁缝铺、肉铺、铁匠铺、酒糟坊,以及卖魚虾的、卖蔬菜的、卖水果的、卖竹器的摊位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乡公所就设在墟市旁边的张家堆屋。
1972年,新开的邵花河橫贯竹根潭南北。1997年竹根潭被武陵区政府授予“小康村”。2000年新建的竹根潭桥(邵花桥)座落在常德大道上。解放前夕被改为常德县天平乡国民中心小学校的原水府庵,也被改建为竹根潭小学。
改革开放后,古朴的墟市已不复存在。早已升华为现代的时尚大市场群落。往日只能从“西洋镜”小洞洞里见到的高楼大厦憧憬,如今这里比比皆是。它们全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新潮流实景。到如今,竹根潭的大水潭被填平,仅剩下一个小小的水池。在它们的地基上建成了新世纪汽车城和新世纪汽配城。四周纷纷建起水果大市场、干货市场、汽车博览中心、居和嘉美家居广场、汇美家居广场、火车站大市场、常德汽车总站和常德火车站,这里的人们只要心有多大,竹根潭就能提供多大的发展“舞台”。 近闻常德卷烟厂也迁来这里“赶场”。
竹根潭墟市随着经济的发展,物资的丰富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在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早已远去。嬗变成闻名遐迩的城市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,形成一道靓丽风景线。但它诠释的常德水乡厚重墟市文化仍口耳相传,延续至永远。
(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 何少喜 曹先辉)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