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放牛娃到长征红军指战员
朱汉清,1916年12月出生于常德县郭家铺乡报国庵村(今常德市鼎城区郭家铺街道办事处报国社区)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小时候,家里非常贫困,全家九口人:父亲体弱多病,母亲是个盲人,一个姐姐,五个哥哥,朱汉清最小。为了谋生,朱汉清7岁就开始给地主看牛,屡受地主的欺压。13岁的时候,他再也无法忍受了,一次被地主毒打之后,斗气将地主家的一头小黄牛拖到一个堰塘淹死了。他自知闯了大祸,当天抱着一根木头游过沅江逃命。不久,他来到河洑镇一家伞厂做学徒,同样受到老板的欺负,心中忿忿不平,又因操作不慎,将伞厂的仓库烧了,只好再次逃亡。他想投奔桃源黄石的一个远房亲戚,但没有找到,就在那里流浪,靠帮人打短工为生。当时,朱汉清从当地人口中听说桑植在“闹红”(即农民起义),说有贺龙留下的小股红军在那里活动。贺龙当时在湘西影响非常大,地主豪绅见了怕得要命。受尽欺凌的朱汉清心中大喜,终于找到能保护穷人的救世主了,他想投奔贺龙领导的红军,但不知道怎么能找到红军。1930年初,黄石当地一小股游击队被国民党军围在了一个破庙里,朱汉清正好在那里,他对周围情况很熟悉,就给游击队带路,同游击队一起逃了出来。当时他也不懂什么革命,什么游击队,只要能有一口饭吃就行,游击队见他孤苦伶仃,无依无靠,就收留了他。1931年,朱汉清跟着游击队到了索溪峪,随后去桑植找贺龙红军,到了桑植,由于年纪小,个子矮,红军不收,说等你长到有一杆枪高了再来当红军,但朱汉清从心底里认定红军,就死活要跟着红军队伍走。他就在队伍里打杂,成了一名编外小红军。就这样干了两年多,得到了红军干部、战士的喜爱,他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红军的规矩,增长了本领。
1934年,朱汉清18岁了,正好贺龙领导红二、六军团回湘西,发起湘西攻势。朱汉清找到贺龙,被批准加入了红军,他发誓跟着贺龙闹革命,打天下。随后参加了白洋湖战斗和攻打河洑的战斗。在战斗中朱汉清奋不顾身,猛打猛冲,深受首长赞许。在红军队伍里,他与王震、余秋里、杨秀山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。后来他随贺龙红军离开湘西进行长征,长征途中任指导员。过草地的时候,杨秀山生病,十分严重。朱汉清心想决不能丢下生死同命的战友,他和同志们用木棍树枝绑成了一副担架,深一脚、浅一脚,顶风冒雪把杨秀山(1955年授中将,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)抬出了草地。
抗日战争时期,朱汉清两次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。曾任河北津南自卫队教导员、政委。独立一旅教导员、政委。临汾区独立营政委。山西离石县五区九旅医院政治部主任,旅卫生部政委等职。解放战争时期,他跟随彭老总(彭德怀)解放大西北。王震亲点朱汉清随他入疆。1949年转业到地方,任鄢耆县长。1954年调入乌鲁木齐,任自治区石油公司党委书记。文革以后,任自治区商业厅纪委书记。1981年2月离休回常德,享受副军级待遇。1998年10月,因病逝世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